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我们

吉林频道    山西频道     辽宁频道     黑龙江频道     内蒙古频道     山西省妇女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社会>>文化新闻
世界遗产的头衔带来了什么? 回访广西花山岩画和江西三清山
点击率:3190 发布日期:2018-09-13 来源:人民日报

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世界遗产地已达53处,数量名列前茅。然而,一些地方也存在“重申遗轻保护”的现象。在经济效益和合理利用之间始终存在着博弈,全球皆然。

申遗成功后,过得怎么样?记者回访了广西花山岩画和江西三清山,看当地变化、听百姓心声。当然,这种回访更大的意义在于寻找、梳理、提炼当地在保护和开发中的探索和创新,目的只有一个:让传承不绝,呵护世界遗产所代表的人类更为永恒与久远的价值观。

“不容易啊,走了13年的申遗路。”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仍然心情激荡。2016年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1987年诞生首批6处世界遗产,如今,中国拥有世界遗产地53处,数量名列前茅,其中既有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这样的文化遗产,也有九寨沟等自然遗产,还有泰山、黄山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遗产的头衔意味着什么,申遗成功给当地带来哪些改变?

涨人气:旅游品牌响了,保护投入多了,周边环境更好了

“我与花山岩画的情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高中刚毕业,来到花山所处的乡间小学当老师。”朱秋平在1991年调到了县文化局文物所后,就一直致力于花山的保护和申遗。

左江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骆越人创造出的一系列由岩画、山崖、河流、台地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文化景观遗产,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岩画群之一。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宁明县大山深处,申遗前,面临岩石风化开裂、岩画剥落、污染物覆盖等严重病害。“花山岩画保护工程持续了18年,尤其是开始申遗以后,投入的资金更是逐年增加。到目前,共投入经费总计达1.8亿多元。”朱秋平说。

申遗不仅需要保护岩画,对周边环境同样有要求。当地制定了细致的方案,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沿河村屯民居改造、遗产区内4个码头的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花山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改观。朱秋平说,申遗本身就是一次全面的保护。

而在江西的三清山,申遗成功提高了当地旅游的品牌含金量,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世界遗产景区是国内外大型旅行社的重要客源市场,申遗成功改变了三清山客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游客以团队形式来景区旅游。”参与当年申遗的时任景区管理局局长、现管委会副主任颜国忠说。

数据为证:2008年三清山申遗成功,当年即接待境内外游客131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30%。2017年,三清山风景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061.3万人次,较2008年增加14.7倍,旅游综合收入较2008年增加14.4倍。

正转型:当地百姓成为世界遗产的守护者、建设者、获益者

“我是土生土长的三清山脚下东坳村人,原先在三清山的核心景区开饭店,后来响应号召拆除了。”现在鲍缨来经营着位于三清山金沙服务区的农家乐,家里四兄弟也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有经营旅行社的,也有从事景区经营管理的。

他们一家,见证了三清山从开发、发展到壮大的过程。生活在这里的“土著”们,从核心景区走出来,守护着这片盛景,也成为世界遗产的建设者和获益者。

据介绍,三清山申遗成功10年间,当地约有1万名外出年轻人返乡创业,一批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山里人家大转型,伐木工转变为护林员,采石工转变为轿工。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也从2010年的7481元提高到2017年的24713元。如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体验农家生活乐趣”是三清山的旅游亮点,也是众多山里人家的“致富经”。

在花山,类似的故事也在上演。花山寻根游、岩画探秘游……旅游收入比申遗前翻番了,政府调整产业,发展观光农业、新型农村合作社等,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引来众多年轻人回乡。

当地百姓对家乡充满了自豪感和认同感。花山岩画岸边的耀达村赖江屯有位78岁的壮族老人,他叫陆焕明,经常领着儿孙给村里的绿化带浇水修剪,被称为“护花使者”。花山岩画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申遗成功以后,许多村民都自觉参与到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中,成为保护花山岩画的强大后盾。

破难题:面对激增的压力,规划更科学,保护更严格,开发更合理

如今,行走在三清山的栈道上,游客们常会发现栈道中间立着一棵古树,上面悬挂着“保护古树,小心碰头”的提示牌,需要绕过才能前行。游览的过程中,游客们还会时常看到这样的一幕:环卫工在搭档的帮助下,将绳子一端固定在悬空栈道护栏上,另一端系在腰上,慢慢地放绳顺崖而下。经过20多分钟的周折,空降到落差几百米的山谷中,只为捡起游客扔在山谷中的塑料袋或是饮料瓶。

这些每天都上演的惊险场景,是三清山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申遗成功以来,三清山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但游客量的迅猛增长给景区的环境卫生、资源保护、接待服务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世界遗产公约》对遗产地的要求十分明确:保护、保存、展示和遗传后代。要效益还是要环境,如何在科学发展中破题,这是申遗成功后诸多遗产地面临的难题。

去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原则,正确处理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今,三清山的相关保护措施在升级。比如,通过实施“无烟山工程”、关闭采矿点、恢复生态植被等措施,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严格实行“山上游、山下住”“净菜上山、洗涤下山、垃圾下山”以及旺季限客等规定,努力减少人为因素给遗产地带来的环境压力。

“申遗成功之后,我们对花山的保护更重视了。”花山岩画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保护花山的目的是传承,开发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在花山搞旅游开发,必需严格依照文物法规进行。《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总体规划(2014—2030)》和2018年7月15日起施行的《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是花山岩画保护利用的依据。

“左江花山岩画是文化景观类型的世界遗产,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保护花山,不仅要保护岩画,还要保护与岩画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以及这个区域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朱秋平说。

据花山岩画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花山岩画遗产区仍处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慕名而来的游客带来很大商机,也给景观保护带来考验,“进行花山旅游开发利用应力避‘重开发,轻保护’,在岩画核心景区内的工业、旅游项目方面,对有可能影响岩画保护的项目坚决予以撤下。”

每年的世界遗产大会,都会重申世界遗产所代表的人类更为永恒与久远的价值观,对于这些申遗成功的遗产地来说,如何创新、有效地做好保护,是一道永远的试题。

孙超 李纵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条:专家:“一带一路”为中国影视走向全球提供良机
下一条:你的心属于你吗? 这部戏让演员瘦了十几斤
  •    
    社会

    农业网站

    央广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凤凰网

    农业部 央视网 中国农村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网·现代农业 农博网

    吾谷网 中国兴农网 第一农经 神农岛 农产品加工网 中国农产品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食品辟谣网

    鸡病专业网 灌溉网 中国牧草网 中国农资导报 中国乡村发现 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中国农民合作社网

    省级农业网站:北京 山西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今日头条 全国特用作物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在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 举行2023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 因时因势优化抗疫措施,始终掌握抗 班主任扇学生耳光致其嘴角流血 校长 我省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方出台,适合 [安全宣传教育]平顺交警大街以上宣交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山西路桥第八工程有限公司隰吉高速LJ 庆冬奥制作墩墩,迎复工争创佳绩 山西运城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专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黄腾公司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 百年华诞!习近平这些话让人心潮澎 庄严宣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


    版权所有:一路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备案号:晋ICP备13001173号-1

                                                              电话:1709101542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